新疆首批20万株“速生”胡杨苗批次移栽
日前,经过四个多月精心呵护,由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采用全根系快速育苗法,培育的20万株胡杨苗分批次出圃移栽,这种快速育苗法不仅节约时间、经济成本,且大幅提升成活率,在全国尚属首次。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未来将有大片新林,扎根大漠、戈壁,为新疆生态建设再添新的“生力军”。

这两天,在喀什地区泽普县奎依巴格镇斯日木村境内的戈壁滩上,工作人员正忙着对胡杨苗进行移栽,这片土地土壤石块大、砂砾多、保水性差,对科研团队和胡杨苗的移栽也是一次考验。为了保证胡杨苗的成活率,科研人员在移栽过程中,给每个树坑中撒下一定量的保水剂和有机质,确保新苗能够茁壮成长。
为检验速生胡杨苗的移栽表现,从6月开始,李志军团队先后在塔里木大学试验地、阿瓦提县沙土地进行试验,结果表现良好。而这次在戈壁上种植,幼苗要接受高温、干旱、大风考验,如成功存活,可实现全地貌移栽。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志军说:“我们在6-7月移栽,这也是最难的一个季节,如果在这移栽成活了,那对胡杨全根苗移栽技术的试验和推广,也可以画上一个最完美的句号。”
泽普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许万敏说:“种胡杨树虽然我们有一些经验,但是缺少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撑,如果有了这些种植条件,我想会越种越好。”
胡杨是抵御风沙的“生态卫士”。过去树苗培育都是在大田,需要2-3年时间,移栽时由于根系大,需断根进行栽培,成活率还不到50%。
而李志军团队现在采用温棚全根系快速育苗法,不仅打破了季节限制,育苗周期也可缩短至4个月,还攻克了胡杨林自我更新速度慢、人工育苗周期长的难题,实现对天然胡杨林的随时补植补造。而在泽普县栽植胡杨幼苗数量共达到3万株,其余10多万株将陆续分阶段栽种。
李志军说:“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并且当年就能成苗,能够越冬成活,成活率非常高,达到90%以上没有问题。”
据了解,我国胡杨林面积占世界的61%,其中91%生长在新疆,89%集中在塔里木河流域。2019年起,新疆启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国家每年安排资金约4000万元,用于胡杨林引洪补水附属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完成胡杨林引洪灌溉1662.37万亩,胡杨林区引洪补水区域幼苗存活率增长约5%到20%。
作为研究胡杨的专业团队,多年来李志军教授先后带领师生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等胡杨核心种质分布地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采集胡杨种子,目前已采集种质基因材料4779份,并全部提取了DNA,眼下正在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志军表示:“它的重要意义就是我们保存了世界90%以上分布范围的胡杨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这样的保存,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用这些基因资源,再创制新的种质,提供更多优异的林木种质资源。”(金付生 林国强 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