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这盏“暖心灯”越照越亮

这盏“暖心灯”越照越亮

2025-09-08 18:04:52 来源:中新网兵团

  房间不大,约20平方米,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本调解记录本,封皮上“依法依理 用心用情”8个字被摩挲得发亮。

  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四场二连玲玲调解室,职工群众都说:“来之前,心里堵着块冰;出门后,那冰碴子都化了,暖烘烘的。”两年时间,这方小天地像一束暖光,照进邻里的“疙瘩事”里,照进职工群众的“愁云”里,更照进了连队发展的“田垄”里。

  职工张某和敬某是相识多年的地邻居,往年都互相帮忙捡棉花,但今年却因“三尺地”争得脸红脖子粗。调解室工作人员陈国华、于玲玲、岳新维听闻此事后,将二人约到调解室。于玲玲递水劝和:“天大的事,坐下说。”陈国华掏出2018年土地确权图:“地界标得清楚,咱用GPS定位重新立桩。”

  于是在二人分界的地里,工作人员拉卷尺、记数据,于玲玲举手机核对经纬度:“往西挪0.3米……对,就这儿!”

  忙活近1个小时,木桩再次稳扎地界。张某尴尬一笑:“为这点地吵,丢人。”敬某也笑了:“我脾气急,你别放心上,回头请你吃饭。”

  就这样,工作人员的调解记录本上多了行字:“4月15日,张某与敬某地界纠纷调解完毕,双方握手言和。”

  上月清晨,居民马新锁突发高烧,其弟因病卧床,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网格员走访发现情况后,忙拨通调解室工作人员电话:“马新锁高烧要去医院,他弟没人照顾!”

  5分钟后,于玲玲带两名调解员赶到。安排人送马新锁就医后,又给他的弟弟送饭。接下来的10多天里,调解室成了马家“后勤保障部”。出院后,马新锁送来一大袋子梨,“自家种的,洗过了,尝个鲜。”

  除了当“暖心灯”照亮职工群众,调解室还会化作连队发展的“引路灯”。工作人员走访时发现,连队几户院子荒废了,有些可惜。“院子不能荒!要变‘增收田’!”于玲玲在“问计于民”座谈会上的话,让职工群众眼前一亮。

  2022年,调解室成员先考察邻场,带回辣椒种植主意,职工牛小明第一个试种。工作人员请技术员作指导,还帮忙联系周边餐厅、农贸市场开打销路。现在,走进牛小明家的院子里,火红辣椒串串挂满枝头,压弯枝条。他指着辣椒笑:“地里种棉花,院里栽辣椒,一天打两份工,一年挣两份钱!”如今,二连24户职工群众跟着种辣椒,家家户户的院子成了“增收田”,牛小明还成了“土专家”,常去别家指导。

  从化解纠纷的“和事佬”到帮扶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再到推动连队发展的“领路人”,玲玲调解室这盏“暖心灯”与“发展桥”,在红星四场二连越照越亮。调解记录本的扉页上写着:“小室调解千般事,暖光映照万民心”——这,正是玲玲调解室最生动的注脚。(王保宏 张永茂 谢增杰)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