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8公斤!新疆铁门关市冬小麦亩产创新高

中新网兵团新闻6月26日电(刘万乐)“百亩平均单产728.8公斤!”6月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冬小麦亩产历史新高在二十九团十九连诞生。
6月24日,第二师铁门关市农业农村局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实产验收专家组,对该师市二十九团创建的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验收。
专家组在百亩高产示范田,使用联合收割机实收面积108.59亩。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家介绍,“新冬60号”生育期为239天,是针对南疆气候特点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抗虫抗寒性优的优良品种。通过缩行增株、精准调控、滴灌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精量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科研团队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
76020公斤,平均杂质0.47%,平均籽粒含水率9%,按照国家标准含水率13%折算,平均亩产728.8公斤。这一数据,创造了第二师铁门关市小麦亩产历史新高。

据介绍,二十九团示范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四新”融合模式,种植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新冬60号”。该品种优质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抗倒性好,解决了高产小麦易倒伏的难题,有利于创高产。
小麦高产的秘诀除了良种,还需要种植良法科技配合。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二十九团19连12-11示范田实施精细整地、精准播种、科学施肥等关键技术。同时,使用缩行增株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农机装备,采用缩行增株、主茎成穗的新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小麦播种管护的质量。
“良种良法相配套,小麦高产才有底气。”新疆铁门关市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王映山认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四新”融合发力,是提升粮食单产的关键,同时,建立“四新”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基地是推进粮食丰收的有效途径。
目前,二十九团已建成1个现代农业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把“室内讲”搬到“田间看”,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在现场亲自选品种、看技术、看装备,让更多的人学会科学种田,助力粮食丰产、职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