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张文成:以焊为笔 书写22载匠心传奇

张文成:以焊为笔 书写22载匠心传奇

2025-04-29 20:02:58 来源:中新网兵团

  “22年前,我第一次拿起焊枪时,就决定要跟它打一辈子交道。”近日,位于十三师新星市的新疆宣力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机修车间焊工班班长张文成告诉记者。

  张文成与焊接的缘分源于他上初一时。一天放学后,他路过农机维修站,看到焊工师傅正在作业,“焊条与金属碰撞迸发出的耀眼弧光,像焰火一样灿烂,那画面很漂亮,深深吸引着我。”

  2003年,张文成从技校毕业后,毅然决定去学电焊。至今,他依然记得父亲当时的叮嘱:“学电焊要能吃苦,你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从那时起,这句话一直鞭策着他成长。

  之后,张文成进入吉林吉化华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这里,他不断练习电焊技术,“经常一蹲就是半天,脸被烤掉一层皮更是家常便饭。”

  尽管辛苦,但张文成为了尽快掌握焊接技术,不仅研究焊接理论,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同行学习,观察他们的焊接手法。

  由于长时间盯着焊接位置,张文成的眼睛被焊接弧光中的紫外线打伤,面对疼痛、流泪、红肿等不适,他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要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焊接工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张文成逐渐掌握了氩弧焊等焊接技巧,并尝试着实操作业,“完成第一件焊接作品的时候,我非常兴奋。”

  然而,当他信心满满地向师父展示作品时,却遭到了“迎头一棒”。

  原来,张文成焊接的产品虽然焊缝美观漂亮,但是在探伤检测时,因焊缝内部有超标缺陷被判定为质量不合格。

  在师父的帮助下,张文成对照探伤底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发现自己在操作时由于焊条角度不垂直于焊缝,导致焊道一侧加热熔化不充分,造成夹渣缺陷超标。这不仅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实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意识到了手握焊枪的责任。

  此后,张文成几乎把自己“焊”在车间里苦练技术。除了练习焊接动作,金属材料的熔点、化学性质,选择的焊接方式和工艺组合等都是他的重要学习内容。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文成熟练掌握了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气焊、等离子切割等多种焊接技术,并逐渐在各类焊接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

  2020年,张文成入职新疆宣力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尽管此时他已可以胜任各种焊接工作,但他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优秀的焊工不仅需要过硬的焊接本领,更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手段,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2022年冬天,公司制氢车间鼓风机大盖断裂,如果按照传统工艺,用冷焊法采用Z308、Z408焊条,其合格率不足30%,很难达到质量要求。

  对此,张文成当机立断,带队革新工艺。先是用陶瓷加热毯将母材预热至600℃,再选用J507焊条通过短段断续焊控制热输入,每段焊缝长度不超过30mm,层温降至300℃需要立即锤击消除应力,该方案不亚于在豆腐上绣花。

  最终,张文成的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成功完成抢修工作。

  事后,张文成发现,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的焊接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一些新材料的焊接,他便开始琢磨起新技术,并反复实验和优化,创新出了适用于高精钢铁等新材料的焊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焊接处变得更加牢固。

  作为“手艺人”,传承必不可少。2014年至2017年,张文成先后培养出5名技能人才。现在,他每月都会定期组织焊接技能培训4次,帮助员工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焊接技能人才。

  如今,张文成凭借全面的技术和过硬的水平,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全能型电焊人才,2024年度兵团优秀高技能人才、师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有焊接难题找张文成”已成为公司上下的共识,经过他焊接的产品,焊缝始终保持质量“零缺陷”的记录,他的名字就是质量过硬的名牌。

  张文成说:“我会不断创新技术,并培养更多的技能型、技术型焊接人才,把工匠精神传递下去。”(薛彦军 商凯旋 贺小存)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