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戈壁滩上的牧羊人

戈壁滩上的牧羊人

2025-03-19 16:22:48 来源:中新网兵团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有一位81岁的老人,他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他就是霍正齐,不仅是拥有59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位在戈壁滩上坚守了26年的牧羊人。

  1944年,霍正齐出生于陕西。他的叔叔是1947年的进疆老兵,在红星二场建设边疆。1959年,回家探亲的叔叔给霍正齐讲了许多剿匪和开荒的故事,让霍正齐对遥远的新疆充满了好奇,与家人商量后,年仅15岁的他便跟随叔叔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来到新疆。

  初到红星二场,霍正齐被分配至三连。当时,连队领导看他年纪小,又瘦弱,便安排他去放羊。

  放羊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尤其是在戈壁滩上。

  戈壁滩上风沙大,气候恶劣。冬季9时,霍正齐就要赶着200只羊出门吃草,19时将羊群赶回圈内。夏季4时出门,午时把羊群赶回来,15时再出门,22时才能回到连队。

  霍正齐每天的早饭和午饭仅靠一个馒头解决。渴了,就喝点戈壁滩上的苦咸水;累了,就找个背风的地方休息会儿。

  放羊最怕的就是丢羊,为了看好羊群,霍正齐想尽了办法。他仔细观察每只羊的特征,给它们起名字,和它们培养感情。他还摸索出了一套放羊的经验,比如根据天气变化选择放牧路线,利用地形地势控制羊群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霍正齐的精心照料下,200只羊一只也没有丢过。

  1966年,霍正齐回陕西探亲时,在父母的撮合下,与小自己5岁的刘兰仁结缘。“哎!谁知道她就看上我了!”霍正齐骄傲极了。也是在那一年的9月1日,霍正齐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连队的羊群被承包给个人,他被调往马号养马。随着1986年马号解散,他又投身于治理碱地的工作中,持续了2年。之后,当连队从巴里坤牧场引进一批羊时,霍正齐再次拾起了羊鞭。无论环境如何变迁,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如今,81岁的霍正齐早已退休。每天早晨,他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最新动态。他还经常给年轻人讲述兵团历史,鼓励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我这辈子干好放羊这一件事,也很骄傲。”霍正齐说。(刘妍 初明远)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