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一八六团治理环境“顽疾” 建设美丽宜居团场

2020-11-17 12:18:20 来源:中新网兵团
 字号:











  中新网兵团新闻11月17日电(郝胜忠)“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亘古荒原中。”这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至今让当地人们想起1962年建团初期的整个生态环境状况,黄沙漫天,戈壁荒凉,当年创业艰辛可想而知。如今,团场树木成林、花香鸟语,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各类飞鸟在天空中翱翔嬉戏,各种野生动物在丛林出没,逐步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进入11月来,虽已入冬,气温下降,时有白雪伴随,但阳光洒在边境团场格外暖和。11月12日,在一八六团国门小区,该团各连队“两委”正加紧清理多年的“僵尸”农机、拆除个别居民搭建的小库房和捡拾小区边边角角的白色垃圾,向人居环境“顽疾”开刀,生态环境为之一新。这是一八六团2020年从年初到年尾一直坚持的工作,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边境团场。

  绵绵用力 紧抓环境整治

  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冰融雪化,绿草发芽,一八六团春意萌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这是我们今后抓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要绵绵用力,不能前紧后松,不搞“暴风骤雨”一阵风,不搞虎头蛇尾,要持续抓生态环境建设,该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王军在3月中旬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

  4月初开始,该团党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以“弘扬兵团精神,作表率、创业绩、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合力攻坚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4月21日,200多名干部群众在定点的包联片区进行卫生清除、捡拾生活垃圾,拆除违建棚舍等,整个现场一片繁忙且有序。一八六团城镇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立新说,搞好团场环境卫生整治,尤其是拆除违章建筑,其实就是做群众工作,要热情,要有耐心,态度谦和,坚决避免粗暴强迫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居民会坚决支持,建设美丽家园是每一个居民的责任。

  5月8日,该团发出打响打赢“生态环境保卫战”动员令, 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联合党支部党员干部、各连队“两委”、职工群众一道捡拾连队条田林、边防公路、国防公益林等地的白色垃圾,大家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依然热情不减。

  “现在团场的生态环境很好,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我们老一辈军垦人感到很欣慰,自己在边境奋斗了一辈子,晚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幸福。”1964年从济南军区转业在一八六团生活了56年的退休老党员赵孟仕说。

  主动作为 建好生态家园

  “真的没想到,团里的决心这么大,快到年底了,想着明年再干,没想到韧劲这么足,把那些放了多年,影响团容团貌的东西全都清理走了,一下子看着舒服多了,环境美多了。”该团居民赵世元说。

  一八六团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综合治理,调动起干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准环境整治“顽疾”的根子,对症下药,猛药去疴,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难办的事。

  团场严格落实土地、职工、民兵三位一体体制机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履行民兵义务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11月15日,一八六团下着小雪,雪后6个农业连队干部和职工群众启动铲车,拿着铁锹和耙子,清理连队房前屋后的堆积的垃圾,整治后的环境面貌一新。

  10月中旬以来,一八六团各连队在忙完农产品销售工作后,在冬季下大雪前,集中精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两委”带头,职工全面参与,捡拾田间地膜、回收滴灌带和条田林旁的白色垃圾。“团场春秋风多风大,冬天雪厚,不及时捡起来白色垃圾,要不吹得满天飞,落在地里对生态环境不好,其次是给来年春耕春播带来不利影响,今年的事尽力今年干完。”该团二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许延军说。

  此外,2020年,一八六团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切入点,以高质量为工作目标,走出办公室,来到田间地头,脚下沾满泥,身上一层灰,与职工群众工作干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干部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今年为了确保林木的成活率和长久性,我们转变思维,加大改革力度,整合资金拿出113万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由单位管理向专业管理转变,实施下来效果非常好。”一八六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于海霞这样说。

  “我们利用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捡拾白色垃圾、清除违章建筑,一点一滴抓好环境整治,既美化了环境,又锤炼了干部作风,把工作与实际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干工作,增强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一八六团机关党支部副书记杜昊年说。

  植树造林 效益利在千秋

  一八六团地处高寒区,也是缺水团场,春秋两季恰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2020年10月15日,在一八六团北沙窝区域附近,该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连队、社区、学校、医院及驻团单位吉木乃口岸委、金融机构、国企公司等近1000人进行植树造林,秋季种植榆树、大果沙棘、沙枣7万多株。参与植树造林的哈萨克族居民布兰·沙哈力说,自己在一八六团生活了17年了,由不熟悉到熟悉,由陌生到热爱,能够在北沙窝植树造林心里很开心,这样的事情对子孙后辈好。

  该团分管农业的领导李向军说,大力植树造林是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生动实践,特别是要建设好边境线,保持边境生态良好,当好生态卫士,造福边境人民。

  11月10日,在一八六团机关东部的一处空地上刚刚栽好的700多棵樟子松、白蜡、榆树、榆叶梅等在冬日下昂然挺立,团场环卫工作人员正忙着拉管子,一颗一颗地浇树,让林木喝饱喝够。

  一八六团现有林地3.5万余亩地。建团58年来,一八六团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分别从最初的0.3%和0.4%到目前22%和 41.4%。半个世纪以来,一八六团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在戈壁荒漠上建成了绿洲,筑起了西北边防线上的绿色长城。

  “今后,我们将不忘维稳戍边使命,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把我们的边境生态建设的越来越好,建成边境特色的‘塞罕坝’和美丽宜居的生态团场。”该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王军说。

(编辑: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