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阿拉尔市内外联动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

新疆阿拉尔市内外联动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

2025-10-27 12:40:16 来源:中新网兵团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紧紧围绕“旅游兴师市”战略,抢抓发展机遇,深度融合大漠、大河与红色文化,积极构建“红色军垦、大漠生态”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有力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0月的阿拉尔市风光正好。在沙漠之门景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漫步沙海、骑行骆驼、亲水嬉戏,丰富的旅游业态让游客沉浸其中。夕阳斜照,摄影爱好者们正捕捉大漠与光影交错的瞬间。

  游客陈思羽感叹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景致就在眼前。夕阳、沙漠,再搭配我们特意准备的服装,拍出来的照片意境十足,真是一幅很美的画面。”

  沙漠之门景区作为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近两年,一师阿拉尔市联手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启动实施“闪耀明珠”计划,先后投入一亿多元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把闲置资产盘活,一年多时间新增了26个旅游项目。

  山西游客陈友谊表示:“我们是慕名而来。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浩瀚,不愧是大美新疆!”

  阿拉尔市塔景联景区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丹介绍:“我们已从过去骑骆驼、越野车、滑沙‘老三样’,发展成拥有20多项丰富业态的多元化景区,可为疆内外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从2023年至今,游客量稳步增长,同比增幅均超过50%。”

秋日的塔河源景区层林尽染,美不胜收。潘许 摄

  依托大漠、大河等自然资源,第一师阿拉尔市持续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目前,区域内共有8大类、317个单体旅游资源。进入深秋,位于十六团新开岭镇塔河源景区内的一万多亩胡杨林进入最佳观赏季,三河交汇处,黄染丛林美不胜收。

  北京游客梁友侠赞叹:“在祖国的西北边陲能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致,实在难得。”步入林间,形态万千的胡杨伸展枝条,满树金黄喜迎游客。而在不远处的十六团新开岭镇老一营旧址,经修缮加固,成了红色研学游的主要基地,每年吸引着全国游客前来参观,透过一件件珍贵实物感悟兵团精神的深厚底蕴。

  十六团新开岭镇党委书记、政委李学表示:“我们坚持‘一红一绿’发展路径,‘红’是老一营营部旧址承载的红色基因,‘绿’是塔河源生态旅游。通过红绿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团镇经济提质增效。”

  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自2023年起,第一师阿拉尔市每年举行旅游发展大会,联动南北疆重点文旅城市及“环塔里木经济圈”重要节点,构建“资源共享、线路互联、客源互送”的区域合作网络,深度挖掘三五九旅红色文化等资源内涵,推动景区、酒店、旅行社三方数据共享与流量互引,开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新生态。

  第一师阿拉尔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士高表示:“旅游的魅力在于差异。我们通过资源共享,把现有景区的内涵质量提上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融合,最终以多样化业态呈现。借助文化旅游节这样的平台,有效促进引流,实现共赢。”

  “十四五”期间,第一师阿拉尔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及旅游总收入较“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86.75%和218%,文旅产业已成为拉动一师阿拉尔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金付生 杜雪峰 潘许 王芳芳)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