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一台急诊手术拉近两岸之间的情感距离

一台急诊手术拉近两岸之间的情感距离

2025-11-18 20:32:10 来源:中新网兵团

  近日,68岁的台湾省旅客丁孟贤在新疆阿拉尔市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命悬一线。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展开一场高效的生命接力,最终成功将其从死亡边缘挽回。目前,丁孟贤恢复良好,已经出院。

  “我一坐上车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当我醒来,我就在ICU重症病房了。”丁孟贤回忆道。10月28日凌晨6时许,这场意外悄然发生。丁孟贤的太太陈丽品心有余悸地描述:“我老公突然喘得非常厉害,脸色很不好。”

  在领队和陪同导游的协助下,他们火速赶往医院。然而,在抵达医院下车时,陈丽品吓懵了。“我打开车门叫他下来,没想到他完全不会动,已经不省人事了!”陈丽品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后怕,“我大叫‘赶快,我先生昏迷了!’”

  医院反应迅捷,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冲向他们的车辆,一场生命保卫战即刻打响。

  “静脉通道已建立,目前病人血压87/56、心跳58、呼吸23、血糖2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估3分。”急诊护士报出一系列数值。

  急诊医生下达指令:“马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稳定生命体征,同时进行床旁心电等检查。”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有急性心肌梗死指征。”急诊护士提醒。

  “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启动胸痛救治流程,呼叫心血管内科准备手术。”急诊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为手术争取更多时间。

  “病人来到医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呼吸极差,属于随时可能死亡的超高风险状态。”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海刚介绍了当时的危急情况。

  时间就是生命!在呼吸机的支持下,病人被快速转运至介入中心手术室。陈海刚团队通过造影发现,心脏主要血管严重堵塞,“如果不及时打通,患者随时可能死亡。”医疗团队当机立断,植入心脏辅助装置纠正休克,并迅速开通堵塞的前降支、回旋支血管,成功植入两枚支架,经过医护团队1个多小时的紧密配合,顺利完成了所有手术操作。“手术很顺利,成功了!”当陈海刚走出手术室告知结果时,陈丽品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由于患者还有慢性病、肾功能不全等病症,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迅速会诊,经过充分讨论和评估,团队决定开展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维持心脏功能的同时改善肾功能,51个小时的CRRT治疗后,丁孟贤各项指标好转。

  陈丽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医护人员不仅救了我老公的命,更给了我们家人般的陪伴与关怀。一句句温暖的问候,一份份细致的叮咛,都让我们暖在心头。”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丁孟贤术后第三天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并恢复了意识。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我老婆在哪里?”这份劫后余生的牵挂,让所有人动容。术后第五天,丁孟贤生命体征平稳,转入普通病房。

丁孟贤转入心血管内科普通病房,主治医生来到病房询问了解他的身体状况。王芳芳 摄

  “我现在感觉身体状况很好,很舒服。”丁孟贤说道。当他得知陈海刚与医疗团队凌晨被紧急呼叫来为他手术时,他感动地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为了我,医生们深夜赶来,真的太辛苦了,谢谢,谢谢大家!”

  陈丽品将这次救治的经历发回台湾,亲友们纷纷回应:“你们遇到了这么优秀的医护团队,真是万幸……有他们在,我们远在台湾,也真的放心了。”

  陈丽品感慨道,这次经历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和温暖,也拉近了两岸之间的情感距离。她决定把这段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大陆、了解新疆医疗的进步与人文关怀。“在这里,大家都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们,”陈丽品动情地说,“这份情,一辈子也忘不了。”

  对于未来,丁孟贤已经有了新的计划,他说:“我跟太太说好了,等明年或后年,我们一定要回来,把南疆没走完的路,再一起走完。”陈丽品的心中也装着同样的牵挂:“只要有机会再来,我第一站就要到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感谢救治我先生的医疗团队。”(冯俊 王芳芳 王勇 刘桂岑)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