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波:忠实履行先进文化示范区功能定位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动第十四师昆玉市文化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引领带动师市各族干部职工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扎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全面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七个着力”的重要指示,明确要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实践要求、发展方向,为新时代做好党的主流思想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师昆玉市基于总书记重要指示,始终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职工群众心声统一起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统筹推进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推出大量主题鲜明、内容鲜活的重要报道。进一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推动京昆媒体联动宣传,在北京公交、楼宇户外广告平台投放《多彩昆玉》《听见昆玉》等宣传片,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老兵精神题材专题纪录片《老兵新城》。主动适应媒体格局变迁,以深化融媒体中心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改革,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网、端、报、台全媒体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传播格局,全力以赴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引领力,引导各族职工群众坚定同心聚力谋发展的信心决心,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个着力”中提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必须落实好的政治责任。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始终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以增进认同为目标,积极发挥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70年70人”“红色故事我来讲”“木兰·巾帼大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等主题宣讲宣传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浇灌到职工群众的“田间地头”中。深入推进“护苗2024·绿书签”专项行动,打造“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坚定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常态组织夜校培训及各类寓教于乐活动,创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团结+法治培训+技能培训+乡村振兴”等多种形式活动,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组织师生参与“万人同上一堂思政课”“思政大讲堂”等思政类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个着力”中提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凝炼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宝贵经验,极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十四师昆玉市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持续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度融入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职工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把教育引导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接点,加强现代文化教育、科普教育和无神论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产生活,实施“我就是昆玉形象我就是文明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文明团场(连队)、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广工作。深化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宣传选树道德模范、兵团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不断提高师市职工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进一步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促进职工群众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个着力”中提出“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支撑,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十四师昆玉市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持续教育引导各族职工群众增进“五个认同”,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师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宣传、阐释好老兵精神的时代价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老兵精神滋养润泽各族职工群众。全面拓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有效渠道,把文化润疆落实到一次次有声势、有影响的文化活动上,落实到一个个有意义、惠民生的文化项目上,全面推动文化软实力与发展硬实力相得益彰,先后引进东方演艺集团、北京交响乐团等国内知名演艺团体到昆玉开展公益演出,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浸润感染各族干部职工群众。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项目服务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健全覆盖师团连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心开展具有兵团特征、昆玉特色的文艺精品创作,支持创作一批展现老兵精神、反映师市改革发展的文艺作品,在优化文化供给中更好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王建波,系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