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父女两代见证第一师医院变迁

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父女两代见证第一师医院变迁

2024-10-23 17:39:56 来源:中新网兵团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第一师医院时,74岁的李虎已在医院的大院里活动了1个小时。自2010年9月退休后,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等锻炼到浑身出汗,他就缓缓地漫步,静静地环视这个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李虎活动完先给女儿李峰打电话:“吃早饭没?你妈已经做好了,吃完了再去上班,别一天忙忙碌碌的,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李虎显得有点絮絮叨叨,但李峰觉得很温暖。

  在李峰的眼里,现在的医院早已没有了小时候的影子,拔地而起的高楼代替了那些破旧的平房,现代化的门诊大楼、外科大楼、住院部大楼等建筑拔地而起。

  上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式建筑的记忆

  兵团第一师医院始建于1950年2月,前身是王震将军创建的三五九旅休养连。

 

  “我15岁就来到医院,房子是苏联式建筑,墙体很厚,地面是木地板。”李虎回忆,当时医院医护人员只有200多人,共有5个科室,每个科室有5名医生,医院的院子很大但是人很少。

  李虎说:“当时单干户住的全部是苏联式的病房,成家的职工住的是窑洞房,就是现在外科楼的位置,门诊大楼原来是一个大礼堂。医院的一切都很简陋,包括医疗设备、技术等,有一台透视机,使用中没电了,踢上一脚就来电了。”

 

  刚到医院时,李虎是手术室的器材师,一干就是12年,之后到放射科干了8年,在办公室任助理干事、院长秘书、办公室秘书……再后来任人事科副主任、保卫科科长、医院武装部副部长、综治办主任,2010年9月,李虎从政研室主任的岗位上正式退休。

  1979年出生的李峰是李虎的独生女,如今是第一师医院医务科主任。她从小在医院长大,对医院的发展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从记事起,我家住的是窑洞房,医院里有好多苏联式建筑。随着渐渐长大,那些苏联式的建筑慢慢就没了,以前的幼儿园和小学也逐渐没了。”李峰回忆说。

  上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农一师医院的变化

  “医院在90年代初开始发展,1993年新建了5层的门诊楼,还盖了6栋职工住宅楼。”李虎说。随着医院的发展,那些曾经的苏联式建筑逐渐被拆除了,一些简陋的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人员也增加了很多。

  李虎的妻子叫冯伟莉,原是医院妇产科的医生。在妇产科的岗位上,她迎接了无数新生命的到来。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冯伟莉的奶水成了新生儿的救命稻草,而她自己的女儿却因此吃不上母乳。“产妇没有奶,她的奶都给其他婴儿吃,我们的女儿都吃不上。”李虎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语气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敬佩。

 

  作为李虎的女儿,李峰不仅继承了父亲对医学的执着,也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从医院幼儿园的孩子,到如今医务科的主任,她的成长轨迹与医院紧密相连。谈及医院的变化,李峰感慨万千:“能够参与和见证医院的发展,我无比荣幸。”

  新时代发展阶段:崛起和辉煌的第一师医院

  如今,第一师医院核定床位650张,开放床位1080张,拥有20个内科科室、17个外科科室、8个医技科室、22个机关后勤科室。截至2023年,医院现有职工157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正高级职称46人、副高级职称148人,拥有11个兵团级重点专科。

  “2005年以后,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不管是软件设施,还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很大补充。”李虎高兴地说。

  回忆刚毕业时,李峰说:“那时有好多医院到学校招聘,其实有很多选择,但我还是选择回到一师医院,因为在我的心里,一师医院就是一辈子的家。”

  “如今的医院,可以用‘高大上’来形容,各方面的条件不输大城市医院。我感觉医院很有温度,医院中间是医疗区域,周围是家属楼,医务人员住在跟前,非常便于日常工作。”李峰说。

 

  70多年来,第一师医院从建院初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为第一师及南疆地区400万各族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医学人才培养的任务。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爱婴医院”称号,还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等荣誉称号。

 

  退休前的李虎曾两次荣获师医疗保险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他的女儿李峰,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12篇论文,参与的6项科研项目均获得师市科技进步奖,并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医生。2014年,李峰荣获“兵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被兵团团委、人社局授予“兵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作为兵团医二代,我和父母共同见证了医院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式建筑到如今的高楼大厦,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为一师和南疆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峰自豪地说。(朱志升 杨阳)

【编辑:戚亚平】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