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业汇合: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向奔赴”
从“支部建在项目上”到“党员冲在一线上”,再到“作用发挥在生产经营实际中”,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双向奔赴”之路,通过将党支部的“红色熔炉”与车间的“生产齿轮”精准咬合,打造出一系列特色党建品牌,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定位,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体系
党建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与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该公司各基层党组织结合部门职责和业务特点,挖掘支部特色,精准定位,打造多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
运维党支部的“鲁班工坊”党建品牌,为新人量身定制培养计划,由岗位师傅、“1+8党员联系群众”责任党员、党支部书记三方共同签下“军令状”,从思想引领、技能培训、生活关怀等方面全面培养新员工。通过“技师带新工”“党员带群众”“干部带骨干”的全覆盖师带徒模式,培育出26名“操作能手”“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
气化净化党支部的“青春炉焰”工作机制,致力于激发青年科技人才活力。青年党员李慧带头揭榜原料煤调配降本增效技术攻关项目;空分公用党支部的“红船扬帆”党建工作机制将引领贯穿生产全过程,紧扣精益创效、安全环保、经营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以“党建+”思维扎实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共促。
机制创新,保障党建品牌落地见效
为确保党建品牌创建取得实效,该公司党委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各党支部将党员技术攻关、青年突击队、劳动竞赛等载体融入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并通过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推进会、月度经济分析等机制加强过程把控。公司将党建特色品牌创建纳入年度党建考核,与基层党支部考核定级挂钩,切实提升创建成效。
在“鲁班工坊”品牌引领下,公司实施“一融二驱三联动”机制,将企业发展目标与职工职业规划紧密融合,通过人才发展与创新创效“双轮驱动”,促进人才与事业联动、生产效率与经营目标联动、创新创效与可持续发展联动。
数字赋能,推动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
该公司党委提前部署,推动生产管理数字化与决策科学化,成功入选兵团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和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单位名单。推进甲醇精馏工段全流程APC先进控制系统实施,通过自动化改造减少人为操作风险,打造“互联网+安全生产”智能监测平台。同时,深化“数字化+管理”融合,优化“四合一”管理体系(质量、环境、安全、能源),推动内部成本管控机制精细化。依托智能化平台,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驱动管理升级,使党建与生产经营在数字空间实现更深层次融合。
人才共育,强化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党建赋能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持续推行“导师带徒”“精一会二”人才培育模式,打造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复合型队伍。通过成立党员攻关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先锋团队,激发广大职工争当“天业工匠”。截至目前,公司已落地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1个“木籣巾帼科创工作室”,培养出“石城工匠”“青年讲师”“攻坚克难先进个人”等专业技术人才6名。
成效显著,党建与生产互促共赢
通过党建引领,天业汇合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司检测中心通过CNAS资格认证,“质检先锋QC小组”荣获2025年全国石化行业质量管理“优胜杯”。自2020年投产运行以来,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1个、自治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9个。
党员技术骨干带头破解制约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技术难题,不断提升生产能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70余项,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该公司党委书记王朔表示:“公司党委将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党员技术骨干带头破解制约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技术难题,不断提升生产能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持续攻关为科研成果转化‘赋值’、为扩产增效‘赋能’。”
后续,该公司将不断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持续做好煤化工延链、补链、强链,锚定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全力做好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