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侧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新疆阿拉尔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在国企改革大潮中校正自身坐标后奋楫前行,果断走出“保护区”,率先趟出了一条新质生产力生发的新路径。
惟改革者进:发现生产力之殇
南疆之心阿拉尔,三五九旅传人的聚集地,胡杨精神的发祥地,奔腾不息的塔里木河经年累月滋润着6931平方公里土地,见证了公司与兵团近乎同步成长、同框共生的64个年头。
2013年公司改制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专业人才数量、企业体量规模、先进机械设备等方面得天独厚,师域内大的项目被纷纷收入囊中,俨然一艘建筑业“航母”。曾几何时,内地、本土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竞相成立,竞争的压力一年大于一年,往日被私企仰慕的国企“产值大户”同样遭遇发展“瓶颈”。
“公司在师域内不再是一家独大,要想打胜仗,改革是唯一出路,如果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坐等现成,再不转入新的赛道、加速,水利水电人只能被市场抛弃。”“国有企业2025能力提升年”动员会上,董事长武壮语重心长。
不能再沉醉于过去的荣光与骄傲当中,难点多、堵点密、痛点深,是企业对发展的清醒认知。形势任务已然变化,思想认知滞后于同类企业;人浮于事思稳不思进,同行早已轻装前进;作为债权人就是收不回应获取的报酬……
深刻认识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找出停滞不前的症结后,跳出窠臼不仅要有清晰的策略,还要有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公司党委确定,总部先走出“保护区”,10月底前,总部完成全员解聘,面向社会招聘的人员全部就位;建筑、水利、市政路桥等7个分公司紧随其后,11月底完成竞聘上岗方案;转变“以包代管”,组建公司自营项目管理部,对外承建工程项目,自主进行施工管理;果断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清收清欠。
突然要脱离照顾、呵护,步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职工心有余悸,有的职工提出能否保持原有模式,不要改革。
人是有惰性的,惧怕的尽头是对以往旱涝保收、安逸状态的留恋。强者早已在拼搏的道路上渐趋强大,渐入佳境。
“2017年,公司鼓励员工成立项目部,还提供起步创业资金,新招录的4名大学生员工走出了第一步,他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施工队伍,一个个干得风生水起。”在公司工作38年的职工敬文忠这样评价。
胜寸心,方能胜苍穹。兵团第一代、第二代人锚定戍边卫国,逐步实现了荒原变家园。今天,破解时代难题,回答时代之问,水利水电人依然保持着在国企改革大潮中劈波斩浪的能力。
惟创新者强:改革制度之路
从1960年农一师工程支队至今,新疆阿拉尔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改制,在“模范一师”的土地上已历经一甲子,笔直干渠内清澈的河水,市镇祥和的万家灯火,塔里木盆地纵横交错的大道,无不包含了水利水电人对国泰民安的期许,公司半数以上职工的父辈们曾在兵团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又一座标志性丰碑。
如今,机构机制同步变革,工作岗位重新分配,人心会不会散?建筑、水利、市政路桥市场还有没有生存空间?生产经营能否实现增长?
这是水利水电人发自内心的考量。
“2025年1月前建立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完成分(子)公司招竞聘工作划,2026年1月落实末位淘汰,庸碌无为者必定出局,‘躺平’‘摸鱼’的必定让路。”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副总经理刘晓雨的答复斩钉截铁。
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职工群众才会知所趋赴,革新改变同样需要勇立潮头者呼声助力。
战略上一定不能犯错,要将目光投向疆外;
想要做强做优做大,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寻找合作伙伴,实现强强联手;
淘汰隆运建材公司大型沥青生产设备,换装12.5米摊铺机;
……
征求企业发展的意见刚下发,职工献计献策的热情滔滔汨汨。
公司党委最终确立以建设南疆兵团中心城市为主战场,紧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趋势,打造主产多元化布局;巩固扩大师域内建筑市场占有份额;走出师域外拓展项目,寻求更大市场环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构想,水利水电人铁了心准备打赢这场推进改革的攻坚战。
公司党委确定重新打造隆运建材子公司“党建+项目施工+建材供给”品牌,通过建立师市级样板党支部,带动其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梯次推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互融互促,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等载体,不断提升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与管理水平。
道路艰险,心中有光明便无所畏惧。如今,改革先行者暗夜间持火把引领召唤,追随者自然赢粮景从。
激发新质生产力,“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公司党委确定实施校企合作,2025年将继续增加一、二级建造师及专技人员;开展“导师带徒”,鼓励现有员工参加考证,增加公司累积专业人才库各类人员数量。
实干苦干惟努力者胜,唯实惟新求变革者强。历史的胜利,永远站在有信念、信心强的一方,水利水电人在艰难时刻仍保持“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的清醒。
惟改革创新者胜:织密监督之网
11月29日,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服务保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新质生产力提出一年多来,新疆阿拉尔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纪委一直寻找适用企业的边界和条件,就在当下,“发令枪”响了,求稳观望、继续等待动员令,还是敢于破局,主动挑战先试先行。
12月2日,周一,公司党委班子5名成员召开“碰头会”,商讨纪委书记的提议:“结合国有企业2025能力提升年活动方案要求,完整建立企业党委决策、纪委督办机制,从公司体制变革入手,建立后评价制度”。
一石激起千重浪!各部门的目光迅速聚焦,细分梳理当下应该做什么,今后应该怎么做。
多部门通力协作,一周内确定2025年监督时间表、路线图:4-6月,启动信息化平台建设;7-9月,选择部分决策进行试运行,收集反馈意见,调整跟踪后评价机制;10月起,后评价机制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持续改进,优化决策执行。
向上对标,向高质量发展看齐,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重大支撑和示范意义的项目列入后评价年度计划,利用一年时间开展全过程探索。
管好当下,冬季施工安全、劳务工薪酬发放、清收清欠逐一提上日程,《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工作报告》《岗位廉洁风险“黄橙红”三色预警实施办法》等5项议题一次性提交党委会研究,重点工作紧锣密鼓。
在公司纪委建议下,冬休项目97名专业技术人员统一集中到公司总部办公,依专业背景、个人特长编组,多地技术人员从一线返回当天,旋即投入年度“卡脖子”课题的攻关。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平常之举,也能产生聚变裂变效应,根源于党委班子成员半年内4次深入项目调研,提前绘就了各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图,才使决策妥帖适配具体问题,形成了合力克难攻坚。
“我是纪检审计部工作人员,根据公司规定核实你现在所在位置。”
“我们3个住在石河子市军垦路夏至星晨酒店,参加考试后因飞机晚点,没有按时返回……”建筑分公司职员林怀才按要求通过微信回复了个人定位信息。
核对在岗人员与工作内容登记台账不一致时,纪检干部选择将监督中的小事做细做深做实,利用视频通话、位置共享抽查3名在外参加考试人员活动轨迹,实现了人行千里,规矩如影随形。
向下扎根开展政治监督、日常监督,最终聚沙成塔。企业从“服务保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使命召唤中获取了开启新征程、履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监督金钥匙。
浩荡东风关不住,新城满眼皆是春。东方既晓,在离大海最远、距沙漠最近的城市,一批又一批薪火传承的兵团建设者,迎着时代的最强音,催生新质生产力萌芽破土,来年再造一座“新城”指日可待。(张笔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