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乐融融”调解室:从“各管一边”到“共解一难”
一条街,两地情,地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垦区与奇台县交界处的街道,曾经是区分兵团与地方的地理分界线,现在它变成了民族团结、兵地融合的窗口,更是法治力量悄然融合地域缝隙的前沿阵地。
调解室破界:从“分而治之”到“协同解纷”
这条融合路的日常烟火里,也曾摩擦不断……
奇台农场商户俞天胜:“小伙子,你把这个摊位摆到这,我怎么做生意?”
奇台县商户苏风军:“我没摆到你店门口,我在路边摆,你在那儿摆,怎么影响你生意了?”
奇台农场商户俞天胜:“这是我的店铺,你摆到这就不行。”
奇台县商户苏风军:“店铺在那儿,你做你的生意,我在路边儿,我做我的小生意就完了。”
奇台农场商户俞天胜:“马上搬走,这个路边也不能摆。”
奇台县商户苏风军:“不行,今天我不搬……”
类似因归属不明产生的“跨街”纠纷,曾是这条特殊街道的管理痛点与难点。
奇台垦区司法局一〇八社区司法所负责人李新来介绍:“过去两边各管一边,遇到‘跨街’纠纷的时候,协调难、耗时长,我们在调解的过程中非常难。”
“说实话,受管理权受限,这一块群众的诉求有时难以第一时间有效解决,这个困难和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奇台县城镇司法所所长陈国新表示。
今年5月,奇台垦区司法局与奇台县司法局突破管辖壁垒,成立调解室,由兵地群众公投命名为“奇乐融融”调解室,这成了破局的关键。

奇台农场居民仇爱连:“吐尔江,凭良心说,九年了,你不验收,凭啥要钱?”
奇台县居民吐尔江·玉苏普:“我把人力物力全部花到你的房子里面了,现在员工也要钱,你也知道九年了。”
一张2013年的购房协议,因工程验收、款项抵扣扯皮,让兵地双方的甲乙二人深陷泥潭近十年。调解室里,兵地调解员并肩作战,融情于法,释法明理,僵局终破。
“‘奇乐融融’工作室的调解员把这个事情圆满地调解好了,谢谢我们的工作人员。”仇爱连说。
“调解员耐心调解,说到我心坎上,我很满意。”吐尔江·玉苏普表示。
“奇乐融融”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解开横跨兵地之间的“心锁”。
数据网筑基:从“零散治理”到“精准防控”
“奇乐融融”调解室运行后,融合路上的“火药味”淡了,握手言和的场景多了。
奇台农场卓人幼儿园园长魏宗元说:“家长与幼儿园间的矛盾纠纷,他们随叫随到,服务贴心,令人感动。”
“调解室成立前,民生调解工作难度很大;成立后,为基层打开了调解通道,我们通过相互配合、普法协作,共同解决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奇台农场融合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邢贝贝表示。
奇台县奇台镇景苑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晓婷说:“工作室打破了管理壁垒,自五月以来已成功调解五起‘跨街’纠纷,实现了从各自为政到共解难题的突破,对兵地双方而言犹如一场及时雨。”
奇台垦区司法局与奇台县城镇司法所创新构建“互嵌式执法破壁垒、互助式援助提质效、立体式普法聚民心”三维治理体系,近年来,联合排查纠纷723次,成功调解1154件,为群众挽回损失3180万元……这组数据背后印证着治理成效,也让2024年奇台垦区司法局获兵团“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
融合路凝心:从“地理分界”到“情感共鸣”
如今的“奇乐融融”调解室,桌上常备着群众喜爱的糖果,普法手册里,生硬的法条被工作人员用接地气的语言诠释。
“工作人员经常来走访,了解民情,及时调解民事纠纷,成效显著。”奇台农场融合路社区居民魏全广夸赞说。
奇台县翰景轩小区居民阿孜古丽·尕斯铺说:“工作室教我们法律知识,办实事,特别好。”
“他们贴心服务,上门解决难题,不惧酷暑,值得点赞。”奇台农场居民加依那什说。
当法治的阳光穿透行政区划的藩篱,这条见证融合的街道,正成为丈量新时代治理温度的标尺,民族团结之花在法治沃土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我们将立足区域优势,在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基层治理等方面互联互通,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让兵地融合发展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李新来表示。
记者手记
从“各管一边”到“共解一难”,这条街丈量的,早已不是地理的分隔,而是民心相通的温度。当兵团的铁锹与地方的坎土曼在法治的活水下共同劳作,当军垦号子与木卡姆旋律在和谐中共鸣,胡杨般坚韧的团结之林,正在新时代的边疆茁壮成长。“奇乐融融”这间调解室及其背后的制度创新,正是推进兵地嵌入融合、促进民族团结、提升边疆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生动注脚。
(齐琳洁 朱小丽 杜仪 王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