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师奇台垦区公安局有三“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垦区公安局组建于1984年,辖区为奇台农场、红旗农场、北塔山牧场,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东西跨度330公里,管辖道路里程共1230余公里,现整合运行3个派出所。辖区内共有社区9个,连队42个,常住人口57249人。
奇台垦区公安局经过40年的发展壮大,队伍面貌和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很多东西逐渐淡出视野,但唯一不变和传承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的思想根基,拼搏的奋斗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肃的纪律意识,这是队伍的根和魂。
“奇”特的地域——北塔山牧场
北塔山牧场始建于1952年,原名新疆军区八一牧场,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更名为北塔山牧场,辖区面积3418平方公里。牧场地处边陲要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西北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相连,南与奇台县五马场乡相邻,这里最高海拔3287余米、气候高寒、交通不畅、自然环境恶劣。
边境安全责任重大,第六师奇台垦区公安局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配合相关部门,坚决扛起守边护边责任,每年派出民警辅警上山轮岗执勤,他们以最坚定的决心、最有力的措施和最全面的保障守卫这里的平安。
奇“怪”的名字
四十里腰站、四厂湖、湖沿镇……这是第六师奇台垦区公安局管辖派出所的名字,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几个派出所的名字是这样的呢?
四十里腰站派出所
四十里腰站派出所地处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清代时期称为“四十里铺”。光绪十五年,由于地处靖宁城(今老奇台镇)和古城(今奇台镇)之间,向背各40里,故称为四十里腰站,派出所成立后则沿用四十里腰站之名。一代代公安民警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以人民警察的名义,书写着永不褪色的忠诚,在风雨中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队伍过得硬”的工作目标,开创了新时代派出所工作新局面。
湖沿镇派出所
湖沿镇派出所地处奇台农场108团。在20世纪80年代初,该地是一望无际绵亘数百万亩的芨芨草滩,历史上俗称“芨芨湖”。1983年地名普查时,定名为湖沿镇,意思是坐落在芨芨湖边沿上的城镇。时代在变,公安工作也在变。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变的是桌椅板凳、警务装备、工作环境,不变的是公安民警根植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履职、忠诚奉献的精神。
四厂湖派出所
四厂湖派出所位于第六师红旗农场辖区。据《新疆志稿》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屯田军在此设军马厂,按马厂序号排列第四,又因水草茂盛,俗称“天生圈”,故名“四厂湖”,派出所成立以来一直沿用四厂湖的旧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辈们屯垦戍边、一代跟着一代,在时代的洪流中默默付出、辛勤工作,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办公室不一样了、人不一样了,但“初心”始终未变、“使命”始终激荡在心上。四厂湖派出所以人民为中心,秉持执法服务理念,把责任与担当放在首位,继承前人“初心”,不吃老本,再立新功!
“齐”心团结的民族氛围
在奋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进程中,奇台垦区公安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警血脉和公安工作全过程,形成了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文明氛围。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浸透在辖区居民的心中。用赤诚“警色”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奋力谱写新时代“警民一家亲”和谐曲。四十里腰站派出所被授予师市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民警曹晨曦被自治区和兵团分别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奇台垦区公安局倾力打造“金色盾牌 红色石榴籽”党建品牌,让民族团结之花朵朵开。常与辖区及地方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共同举办“兵地联谊庆国庆 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浇幸福花”等主题联谊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内心,推动各民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帮助、文化上相互借鉴、习俗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亲近,让民族团结同心结扎得更紧,让民族繁荣同心圆画得更圆。
第六师奇台垦区公安局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展现新时代公安的新担当新作为,持续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