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第三师五十团夏河镇“引馕入调”探索纠纷化解新思路

第三师五十团夏河镇“引馕入调”探索纠纷化解新思路

2024-10-25 11:19:29 来源:中新网兵团

  中新网兵团新闻10月25日电(艾衣沙艾力·买海买提 艾扬)“大家先消消气,吃块馕,有事慢慢说,万事好商量……”深秋时节,在五十团某处棉地里上演着这样一幕——一张“移动调解室”条幅,两块馕,几个小板凳,数句温暖贴心的劝解,拉近了职工群众与人民调解员之间的距离,让一起因棉花采摘引发的矛盾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大美新疆有诗和远方,也有烤肉和馕。”“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馕是新疆各族职工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食品。

  近年来,第三师五十团夏河镇巧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将馕文化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将馕的制作技艺文化内涵引入调解领域,积极探索纠纷化解新举措、新思路,逐步形成“和面”“揉面”“发面”“做形”“上料”“烘焙”六步调解法,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于萌芽。

  调解开始纠纷当事人各有道理,各执一词,态度“强硬”,调解员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和变化规律,耐心引导当事人平稳情绪,理性、准确表达诉求,并在当事人陈述过程中敏锐捕捉“矛盾点”,分析他们产生矛盾的成因,找准纠纷症结所在,这就如同打馕步骤中的“和面”“揉面”一样。

  通过“和面”“揉面”对双方争议进行矛盾甄别、追根溯源后,分上一块馕缓解双方情绪,拉近调解员与双方之间的距离。随后采用“发面”“做形”“上料”等方式,以不偏不倚的态度,全面了解当事人的立场和顾虑,在讲法、讲理、讲情之间把握分寸,耐心做好释法析理,最终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成功引导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达到“烘焙”效果。

  月前,阿某与妻子热某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五十团夏河镇调解员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介于双方情绪激动,调解员与双方分馕、拉家常,缓和氛围,待双方情绪平稳后,细说纠纷原委,最终修复夫妻关系。一块馕,不仅解了纠纷,更解了心结。

  “馕薄人情厚,有时候很多问题,大家聚在一起慢慢吃个馕,矛盾纠纷就慢慢化解了。”五十团夏河镇司法所所长艾衣沙艾力·买海买提说。

  通过将打馕技艺融入矛盾纠纷调解的全过程,努力甄别矛盾、追根溯源,做到公平公正、把握分寸,帮助双方以礼相待、纾解心结,让复杂的纠纷得以化解。2024年以来,五十团夏河镇运用“馕文化六步调解法”成功调解纠纷168起,成功率98%,实现了“小事不出连(社区)、大事不出团(镇)、矛盾不上交”。

【编辑:袁晶】
海外看兵团·图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20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